当期目录

    2025年 第5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2-26
    9 个黄羽肉鸡品系的腹膜色素过度沉积特性比较分析
    何静怡, 何燕华, 刘天飞, 罗威, 陈鹏, 计坚, 罗成龙, 舒鼎铭
    2025, 50(1):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01
    摘要 ( )   PDF (224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黄羽肉鸡不同品系资源的腹膜色素过度沉积性状(Hyperpigmentation of the Vis? ceral Peritoneum , HVP)种质特性,对比分析不同品系黄羽肉鸡HVP与体重、胫围及性别的关 系,为筛选出低HVP黄羽肉鸡优质种质资源提供依据。该研究以9个21日龄的黄羽肉鸡品系 资源(n=6223)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品系间及公母群体间的HVP差异,同时分析HVP与体重、 胫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遗传背景下,不同品系黄羽肉鸡HVP性状等级存在 显著差异(P<0.05),地方鸡群3级黑腹膜过度沉积个体比例高于专门化培育品系。公母鸡群的 HVP也存在差异,母鸡中腹膜色素过度沉积等级更高(P<0.01)。相同群体遗传背景下,有8个 品系黄羽肉鸡的HVP与体重、胫围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3级黑腹膜过度沉积的鸡群体 重与胫围较低;这提示我们,不同品系HVP的选育采用不同策略,地方鸡群体更应重视低HVP 定向选育,为推广到更多的黄羽肉鸡遗传改良和新品种培育中提供参考依据。
    饮水中添加昆虫抗菌肽对欧洲肉鸽种鸽和乳鸽生长性能和肉蛋品质的影响
    蔡远荣#, 兰柳斌#, 许坤杰, 魏宝宁, 陈霄域, 常楷悦, 王梓颖, 韩远豪, 罗永全, 伍仲平, 陈益填, 梁雅妍, 张续勐
    2025, 50(1):  8-1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02
    摘要 ( )   PDF (11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昆虫抗菌肽(AMPs)作为一种替抗产品,被广泛应用在畜禽生产中,以期提高畜禽生长性能,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健康发展。为探究不同AMPs水平对欧洲肉鸽种鸽和乳鸽生长性能和肉蛋品质的影响,该试验选取2年龄健康欧洲肉鸽种鸽360对,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饮用清水,3个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200 g/t、400 g/t、600 g/t的AMPs,试验周期为30天。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600 g/t AMPs组的欧洲肉鸽种鸽的拉稀数、肠炎数和窝料重比显著下降(P<0.05),21天出栏乳鸽重量增加(P<0.05),并且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剪切力得到提升(P<0.05),蛋壳钝端厚度下(P<0.05),而鸽蛋重、横径、纵径、蛋壳强度、 蛋白高度、蛋黄重、蛋黄比例和哈氏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表明在饮水中添加600 g/t AMPs能显著降低欧洲肉鸽种鸽的拉稀、肠炎数和窝料重比,提高了欧洲肉鸽乳鸽的生长性 能和屠宰性能,但降低了肌肉嫩度。因此,在欧洲肉鸽种鸽饮水中添加600 g/t AMPs能够提高 生产性能,为鸽子健康养殖提供一个良好的途径。
    复合酶制剂和海藻寡糖对华香黑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肉品质的影响
    吴绮雯, 熊云霞, 樊福好, 毛杰, 何青倩, 黎炽明, 叶秀峰, 高开国
    2025, 50(1):  16-2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03
    摘要 ( )   PDF (10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和海藻寡糖对华香黑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 的影响。试验选择平均体重80 kg的华香黑猪120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 复10头猪,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发酵基础饲料)、复合酶制剂组(饲喂添加200 mg/kg复合酶制剂 的发酵基础日粮)、海藻寡糖组(饲喂添加400 mg/kg海藻寡糖的发酵基础日粮),试验为期40 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酶制剂能提高华香黑猪平均日增重(P<0.05),提高背 最长肌的风味氨基酸含量并降低其滴水损失(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海藻寡糖能提高背 最长肌的红度、肌内脂肪含量、风味氨基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复合酶制剂能提高华香 黑猪的生产性能,添加复合酶制剂和海藻寡糖均能改善华香黑猪的肉品质。
    日粮中迷迭香残渣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何艺平, 汤建平, 曹小键, 李玉林, 陈小强, 董兴舟, 徐文
    2025, 50(1):  23-2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04
    摘要 ( )   PDF (159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2%迷迭香残渣对妊娠母猪产程、仔猪初生重、活仔率 等相关繁殖性能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品种一致、胎次一致、体况相近及健康 状况良好的“大长二元”待配母猪共计60头,分为2个处理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处理30 头母猪,每个重复1头猪。采取膘情评分进行测定,两组母猪的平均膘情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妊娠母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2%迷迭香残渣等量替代甜菜 粕,试验进行114 d。结果表明,在妊娠母猪日粮中用2%迷迭香残渣替代其它原料对母猪的繁 殖性能无不良影响,并显著降低饲料成本。
    添加青饲料对马冈鹅育雏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董凯婷, 梁子劲, 袁传贵, 沈栩, 江丹莉, 黄运茂, 潘建秋, 欧阳宏佳,
    2025, 50(1):  28-3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05
    摘要 ( )   PDF (20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在马冈鹅养殖中添加青饲料对育雏期(1-28日龄)雏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该 试验随机选取100只同一批出雏的1日龄健康马冈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个重 复,每个重复10只,饲养至28日龄。试验期间两组皆采取自由饮水和自由采食;对照组只饲 喂配合饲料,试验组饲喂配合饲料和青饲料。试验期记录雏鹅成活率、日采食量、测定体重和 体尺、计算料重比。结果发现在d 1-d 14期间,两组雏鹅体重、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 (P>0.05);而在d 15-d 28期间,试验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增重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d 21和d 28的体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肉鹅体尺在育雏前期无 显著差异(P>0.05),但在d 28时,试验组各个体尺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马 冈鹅育雏阶段添加青饲料,可促进雏鹅的生长发育,降低精饲料的消耗。该试验为马冈鹅规 模化养殖的青饲料添加提供参考,但是具体青饲料的添加量和比例,以及其对后续育成期肉 鹅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湿态发酵菜粕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王轶林, 王亚军, 陈建酬, 朱学芝, 石桉宁, 王玥, 廖景轩, 刘丽燕
    2025, 50(1):  33-4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06
    摘要 ( )   PDF (24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湿态发酵菜粕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力、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随机挑选450尾初始均重为(51.60±0.56)g的草鱼,随机分成5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使用湿态发酵菜粕量分别为0(对照组)、10%、20%、30%、40%,试验为期8周。结果表明,20%和40%湿态发酵菜粕组肥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20%以上的湿态发酵菜粕可以显著提高肠道α?淀粉酶活性(P<0.05),30%以上的湿态发酵菜粕显著提高胰蛋白酶活性(P<0.05);随着湿态发酵菜粕替代水平的增加,肠道中厚壁菌门、疣微菌门和放线菌门数目呈上升趋势,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数目呈减少趋势。在该试验条件下,湿态发酵菜粕有一定的促生长效果,可以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其中20%湿态发酵菜粕配方制备的饲料更有利于提高草鱼的肥满度、提高肝脏脂类代谢能力、降低肝脏氧化损伤和改善肠道菌群;而30%和40%湿态发酵菜粕配方制备的饲料对提高草鱼肠道消化酶有较好的效果。
    基于DHI 数据分析奶牛酮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李凤霞, 郭建超, 刘建营
    2025, 50(1):  43-4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07
    摘要 ( )   PDF (16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利用DHI数据分析奶牛酮病发生规律,该文收集了南方某大型牧场一个生产年度的16673条DHI测定数据,采用SPSS分析软件分析β-羟丁酸(BHBA)和丙酮与泌乳阶段、季节和乳成分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泌乳早期,第三、四季度酮病发生率较高,β-羟丁酸与乳糖相关性最强,丙酮与尿素氮的相关性最强。
    骆驼痘病毒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朱道中, 梅明珠, 李明, 佟铁铸, 王莹, 丁宁, 徐娟, 王春霞
    2025, 50(1):  46-5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08
    摘要 ( )   PDF (22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骆驼痘( Camelpox,CML)是一种广泛流行的骆驼病毒性传染病,它主要发生于中 东和东北非的大规模骆驼群,给骆驼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研究通过对GenBank中 所公布的13个骆驼痘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选取其ATIP基因保守 序列,筛选出了一套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相应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 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其最低检测限度为7.8 copies/μL。
    环尾狐猴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曾繁文, 萨家祺, 左珂菁, 王国蒨, 黄康, 陈绚姣
    2025, 50(1):  52-5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09
    摘要 ( )   PDF (296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广东省某动物园的环尾狐猴死亡原因,无菌采集死亡环尾狐猴肺脏组织,采 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等检 测方法。结果显示,该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环尾狐猴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株的16S rRNA 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为1 459 bp,与NCBI 上12 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参考菌株序列相似性均在 99.86%以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含有uge、wabG、aereobctin、khe、rmpA、ureA、fimH 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阿莫西林、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表现出不同程度 的耐药。该研究结果为环尾狐猴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以及 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防控提供了研究基础。
    中草药在改善猪肉品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崔艺燕, 周宁强, 黄自军, 伍洁丽, 罗雪辉, 马现永, 余苗
    2025, 50(1):  59-66.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0
    摘要 ( )   PDF (10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酚、生物碱、多糖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功能。中草药不仅能促进动物健康,还能改善肉品质和风味,对饲料工业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中草药的特点、中草药在改善猪肉品质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草药改善猪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畜禽肉类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及对策
    黄元, 张翩, 陈荟茜, 姚悦, 伍洁丽, 陈锦良, 王晓虎, 王刚
    2025, 50(1):  67-7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1
    摘要 ( )   PDF (101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然而,预制菜的安全卫生问题引发了消费者担忧。畜禽肉类预制菜在预制菜中占有重要比例,其安全卫生问题的解决与否影响着民众对预制菜产品的接受度。该文对畜禽肉类预制菜整个供应链上的安全卫生风险进行了逐一剖析,包括养殖环节的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农药污染和疫病病原,加工环节使用违规的添加剂和添加剂过量,保存和运输环节的冷藏温度、包装破损、污染杂质。对此,该文从企业角度提出对策:积极进行质量规范和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配合、参与和推动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可追溯管理系统;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新检测方法的应用、肉类物理防腐技术的应用和新型冷藏技术的应用。
    犬社会行为以及人犬关系的研究进展
    黄惠闻, 刘钰雯, 郭妍, 邓百川, 张玲娜
    2025, 50(1):  72-8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2
    摘要 ( )   PDF (12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与人共同进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犬发展出了优于其他动物的理解和运用人类社会交流信号的能力。目前,国际上已有不少关于犬的社会行为认知及人犬关系的研究,但相关研究在国内属于较新颖的领域。该文章综述了人犬社交中关于犬的社会认知能力的研究进展,集中阐述犬对人的社会信号的理解和利用、犬对人发出社交信号的能力和影响犬亲人社会能力的因素(如环境、生理和遗传因素)。目前而言,人类对犬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并不充分,研究多限于实验室环境且在实际中的应用较少,未来进一步的研究能为改善犬的社会行为和人犬互动,建立更和谐的人犬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孵化程序及孵化机对鸽胚孵化效果的影响
    许坤杰#, 黄晓凤#, 杨宏秋, 王梓颖, 常楷悦, 蔡远荣, 邵林檑, 兰柳斌, 何浩鹏, 林创浩, 林随源, 徐昊泽, 陈益填, 张续勐, 伍仲平
    2025, 50(1):  82-8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3
    摘要 ( )   PDF (10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孵化机是养殖场人工孵化种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板块,内部结构设计合理的孵化机会有效提高养殖场孵化效益。孵化程序控制孵化机在各阶段自动运行,保证机箱内环境相对稳定。设计适配的孵化程序要考虑温度、湿度、通风、晾蛋以及翻蛋等五大因素,其中温湿度是决定孵化效果的关键条件,制定科学的温湿度变化能极大程度提高种胚孵化效果。为了解不同孵化程序以及孵化机对于鸽胚孵化效果的影响,本试验设定两种孵化程序并使用两种孵化机,共计选孵受精鸽胚9000枚,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枚。试验设置分别是:A组(a孵化机+二阶段恒温)、B组(b孵化机+二阶段恒温)、C组(b孵化机+单阶段变温孵化),对三组鸽胚孵化结果包括光蛋、死胚、健雏、弱残雏等数据进行记录。结果显示:在孵化效果上,单阶段变温组C孵化率、死胚率均优于二阶段恒温孵化组B,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孵化率略高于B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出雏效果上,A组与C组出雏率与健雏率均高于B组,差异不显著(P>0.05)。a、b孵化机间孵化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a孵化机在孵化率及健雏率方面略高于b孵化机,出雏窗口期略长于b孵化机,二者各有优势。研究通过两种孵化程序及两种孵化机对鸽胚孵化、出雏效果的分析,证明了单阶段变温孵化更适合鸽胚的孵化需要,可作为一种新型孵化程序推广至实际生产中,为基层鸽胚孵化及孵化机生产提供设计思路。
    承包制在保育育肥猪饲养管理中的实践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梁龙华, 黄小惠, 覃国喜, 孙如水, 马啸宇, 陈文烨, 何日靖, 蓝晓飞, 高开国
    2025, 50(1):  88-9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4
    摘要 ( )   PDF (10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生猪市场行情持续波动的背景下,为寻求降本增效的有效路径,该研究聚焦于内部管理机制的创新,在保育育肥猪饲养管理中引入并实施承包制模式,探索对比分析承包制不同覆盖率(对照组为0,试验I组<50%,试验Ⅱ组≥50%和试验Ⅲ组100%)下的饲养管理效果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整个饲养过程中承包制覆盖率≥50%时,尽管末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育肥效率指数(FSA)、死亡率、饲料增重成本无显著差异(P>0.05),但育肥增重成本极显著降低(P<0.01);当承包制覆盖率为100%时,末重及FSA极显著增加(P<0.01),料重比、死亡率、饲料增重成本、育肥增重成本极显著降低(P<0.01);按育肥猪销售单价18元/kg计,试验组Ⅱ、Ⅲ的育肥平均利润明显得到提升。综上,育肥承包制显著提升生产业绩,有效缩减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深层次原因分析揭示,养猪实行承包制能够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为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内部管理机制创新方向。
    银环蛇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陈晓彤, 林慧, 黄勉, 陈绚姣, 魏文康, 陈伟平, 晁志
    2025, 50(1):  93-9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5
    摘要 ( )   PDF (22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钱白花蛇是银环蛇的干燥幼体,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有必要开展并规范银环蛇人工繁育和养殖,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该文分别从成蛇养殖、蛇卵孵化、幼蛇养殖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在成蛇养殖方面,尝试了“多层立体蛇房”的养殖模式,列出了饲养箱布局和养殖用具规格,发现此模式下适合银环蛇生长的环境湿度为60%-65%;在蛇卵孵化方面,提出蛇卵筛选方法以及在孵化过程保湿的方法;在幼蛇养殖方面,对银环蛇幼蛇的开口饲料进行了初步筛选。研究结果对银环蛇科学养殖和金钱白花蛇的生产有参考意义。
    广东某规模化鸽场后备种鸽群混合感染病例诊断与防控
    朱晓华#, 陈晓冰, 邹悦, 谷幸格, 白银山, 刘国乾
    2025, 50(1):  99-10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6
    摘要 ( )   PDF (207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分析、细菌分离鉴定及病毒检测,对广 东地区某规模化鸽场后备种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多病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患病鸽群主要感染新城疫病毒(NDV)、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和鸽圆环病毒 (PiCV),并伴随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药敏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高度敏感。研 究发现,PiCV感染可能增强了鸽群对H9N2亚型禽流感的易感性,并在混合感染中起关键作 用。该研究为揭示免疫力低下条件下鸽群混合感染机制提供了临床依据,并对鸽病综合防治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广东某规模化猪场PCV2感染情况及免疫效果评估
    魏晓琪, 许诺, 尧建辉, 钟玮霖, 颜广智, 陈盛楠, 刘明杰, 黄良宗
    2025, 50(1):  105-11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7
    摘要 ( )   PDF (130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估广东某规模化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情况及免疫效果,应用荧光 定量PCR(qPCR)和ELISA对猪场采集的140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仔猪14日龄免疫 后,在21日龄时PCV2 Cap 蛋白抗体S/P 平均值最高可达1.093,抗体阳性率最高可达92%; 90-198日龄猪群Cap蛋白抗体S/P值由0.764下降至0.418,抗体阳性率由80%下降至35%,显 示90日龄后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133-198日龄猪群PCV2 Rep蛋白抗体阳性率由10%升高至 45%,PCV2核酸阳性率由10%升高至95%,且42.1%(8/19)阳性样品的PCV2核酸拷贝数>107 拷贝/mL,病毒载量高,提示该猪场育肥猪群PCV2发生感染。本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猪 群于133日龄前后出现PCV2感染,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为优化免疫程序提供参考依据。
    广东某猪场母猪流产的病原检测和分析
    聂晶晶, 陈家璐, 陈家玥, 徐绍栋, 瞿云芝, 刘志成, 张建峰, 张春红
    2025, 50(1):  110-1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8
    摘要 ( )   PDF (587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4年1月,广东某规模化猪场出现部分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诊断发病原因,通过采集流产母猪血液、死胎脏器,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3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弓形体等常见致母猪流产病原,并通过测序方法鉴定病原基因型及亚型;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培养细菌病原,并开展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显示,该场流产母猪感染了猪圆环病毒2d亚型与河流漫游球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的河流漫游球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均敏感。
    广西部分地区马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吴琦琳, 闭璟珊, 邹联斌, 吴健皓, 苏姣秀, 韦正吉, 郑敏
    2025, 50(1):  118-12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1.19
    摘要 ( )   PDF (10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马衣原体病的感染及流行情况,2021-2023年间采集百色市、河池市等2个市12个县区988份马血清样品,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进行衣原体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百色市马血清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11.62%(65/542),河池市马血清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12.56%(56/446),其中田阳区、凌云县、巴马县检出的抗体阳性率较高;2021年至2023年,马血清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3.28%(32/241)、10.78%(33/306)、12.19%(54/443),平均阳性率为12.04%(119/988);公马与母马的衣原体阳性抗体率分别为11.49%(55/480)、12.6%(64/508)。该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广西部分地区畜间尤其是马群中衣原体感染的流行本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