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5年 第5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6-24
    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GAM56 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姜明慧,宋勇乐,苏观志,陈庆彪,李娟,戚南山,廖申权,吕敏娜,林栩慧,蔡海明,张旭,孙铭飞
    2025, 50(3):  1-7.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01
    摘要 ( )   PDF (297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GAM56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配子 体cDNA为模板,克隆该分离虫株的gam56 基因编码序列。构建pET?B2M?GAM56截短表达载 体,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通过IPTG诱导表达GAM56蛋白,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 GAM56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收集E. tenella (GD)配子体阶段样品,利用GAM56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检测以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显 示:相比E. tenella(Houghton)参考虫株,E. tenella(GD)的gam56 基因存在末端部分片段的缺 失,CDS序列1 077 bp,可编码358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大小41.3 kDa。GAM56保守区域截短原 核表达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配子体阶 段的GAM56蛋白。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柔嫩艾美耳球虫广东株GAM56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材 料,为艾美耳球虫有性发育相关蛋白的功能研究与机制解析奠定基础。
    玉米浆发酵蛋白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肌肉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王怡彤,熊太第,陈利民,齐志豪,张赛,范秋丽,叶金玲,林厦菁,蒋守群
    2025, 50(3):  8-1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02
    摘要 ( )   PDF (9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试验旨在研究玉米浆发酵蛋白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肌肉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影响。试验选用576只健康80日龄清远麻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各处理组在等氮条件下分别添加0%(对照组)、3%、6%、9%水平玉米浆发酵蛋白。试验结果显示,饲粮添加玉米浆发酵蛋白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6%水平玉米浆发酵蛋白组可显著提高胸肌率并显著降低腹脂率(P<0.05)。饲粮添加玉米浆发酵蛋白可显著提高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9%水平玉米浆发酵蛋白组血浆血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3%水平玉米浆发酵蛋白组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升高(P<0.05),6%水平玉米浆发酵蛋白组胸肌滴水损失率和pH45min显著降低(P<0.05)。饲粮添加玉米浆发酵蛋白可显著提高胸肌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P<0.05)。结论:饲粮添加玉米浆发酵蛋白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可提高胸肌率、降低腹脂率,降低肌肉滴水损失率和pH45min值,提高胸肌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说明玉米浆发酵蛋白对清远麻鸡的胴体品质和肉品质有改善作用,其中玉米浆发酵玉米蛋白添加水平为3%-6%时效果最佳。
    巧克力粉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抗腹泻效果的影响
    汤建平,龙红荣,何艺平,袁坤,曹小键
    2025, 50(3):  16-1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03
    摘要 ( )   PDF (9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试验旨在研究巧克力粉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和巧克力粉的抗腹泻效果。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66头仔猪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仔猪。对照组饲喂正常日粮(含5%乳清粉+2.5%白糖),试验组饲喂含巧克力粉日粮(含2.5%乳清粉+5%巧克力粉),试验周期为14天。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极显著地提高了平均日增重,同时也极显著地降低了料肉比(P<0.01);与此同时,在抗腹泻效果方面,试验组的腹泻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了74%。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5%巧克力粉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降低仔猪腹泻率,巧克力粉有着作为乳清粉替代原料的巨大潜力。
    石岐鸽不同季度产蛋间隔、蛋重和乳鸽初生重比较分析
    韩远豪,林创浩,徐昊泽,林随源,罗永全,李志鹏,黄小华,常楷悦,王梓颖,孙鸿,列家辉,伍仲平,陈益填,梁雅妍,张续勐
    2025, 50(3):  20-2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04
    摘要 ( )   PDF (112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岐鸽是中国优良的肉用地方鸽种之一,具有优越的繁殖性能。该文旨在明确石岐鸽在一年的不同季度蛋重、产蛋间隔和乳鸽初生重的差异。该试验选取一个完整年度300对2年龄石岐鸽的产蛋间隔、蛋重以及1日龄乳鸽初生重数据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产蛋间隔在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最长,除了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季度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蛋重在第三季度最大,第二季度最小,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鸽初生重在第三季度最大,第二季度最小,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比较分析全年不同季节的产蛋间隔、蛋重和乳鸽初生重指标,可以了解石岐鸽的季节繁殖特性,帮助养殖企业(户)更好地制定养殖规划,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鸡PLA2G7 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
    吴铭茵,谢璐,何静怡,陈钰婷,谢春琳,罗成龙,计坚
    2025, 50(3):  26-3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05
    摘要 ( )   PDF (29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LA2G7 基因编码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主要由炎症细胞分泌,与许多代 谢、免疫功能障碍等疾病有关。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水平对鸡PLA2G7蛋白的理 化性质、亲水性/疏水性、蛋白质结构、磷酸化位点及跨膜区等多方面进行结构分析,结合蛋白 互作网络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鸡PLA2G7 基因全长1 923 bp,编码的蛋白质由641个 氨基酸组成,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属于亲水分泌型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48.36%)为 主,还有α?螺旋(31.36%)、延伸链(12.79%)和β?折叠(7.49%)形式组成。功能预测发现,该蛋 白有46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其中29个可能是丝氨酸磷酸化位点。通过STRING蛋白互作网 络推测,其与4个免疫反应和磷脂代谢相关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结论:PLA2G7 基因编码蛋白的 序列特征和结构揭示其可能与鸡的磷脂代谢调控以及免疫应答过程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 讨Lp?PLA2的功能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延迟激活及不同处理方式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体外、体内发育效率的影响
    罗绿花,周荣,麦然标,余婉娴,苏巧云,石俊松
    2025, 50(3):  33-38.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06
    摘要 ( )   PDF (11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表明,电融合参数、融合方式、克隆胚胎的处理方式都有可能影响猪克隆胚胎 体外发育效率。该文对比了同步激活和延迟激活对猪体细胞克隆胚胎体外、体内发育效率的 影响。胚胎激活后都放入含5 μg/mL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的PZM?3培养液中处理 4 h,发现两者融合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延迟激活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都要高于同步 激活组;CB与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也常用于处理激活后的克隆胚胎,该研究同时比较了延迟激 活后用CB和用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criptaid处理猪克隆胚胎,结果发现后者更有利于提高体外 胚胎发育效率;将上述不同方式所得克隆胚胎进行移植,统计结果发现,延迟激活方法更有利 于胚胎发育,延迟激活后采用CB或者scriptaid处理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克隆效率都显著高 于同步激活组。
    鸽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侯高伟,黄婷
    2025, 50(3):  39-4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07
    摘要 ( )   PDF (15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调查广东某肉鸽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的流行情况以及耐药性,该 研究从肉鸽直肠内容物中分离大肠杆菌并进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 进行药敏试验,通过PCR检测分离株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显示,150份样品共分离到120株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等13种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其 中74 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存在多重耐药情况;PCR 检测发现具有耐药表型的菌株携带qnrS、 blaTEM、blaCTX?M、blaVIM、aaC4 和sul1 6 种耐药基因。上述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3种抗菌 药物不同程度耐药,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该研究可为广东省鸽源大肠 杆菌的流行情况、耐药现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为调查广东某肉鸽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的流行情况以及耐药性,该 研究从肉鸽直肠内容物中分离大肠杆菌并进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 进行药敏试验,通过PCR检测分离株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显示,150份样品共分离到120株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等13种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其 中74 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存在多重耐药情况;PCR 检测发现具有耐药表型的菌株携带qnrS、 blaTEM、blaCTX?M、blaVIM、aaC4 和sul1 6 种耐药基因。上述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3种抗菌 药物不同程度耐药,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该研究可为广东省鸽源大肠 杆菌的流行情况、耐药现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为调查广东某肉鸽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的流行情况以及耐药性,该 研究从肉鸽直肠内容物中分离大肠杆菌并进行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 进行药敏试验,通过PCR检测分离株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显示,150份样品共分离到120株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等13种抗菌药物不同程度耐药,其 中74 株大肠杆菌分离株存在多重耐药情况;PCR 检测发现具有耐药表型的菌株携带qnrS、 blaTEM、blaCTX?M、blaVIM、aaC4 和sul1 6 种耐药基因。上述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分离株对13种抗菌 药物不同程度耐药,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该研究可为广东省鸽源大肠 杆菌的流行情况、耐药现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菊粉对英国短毛猫生长、粪便评分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肖再利,赵世元,唐超,刘蕊莉,黎华浩
    2025, 50(3):  46-5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08
    摘要 ( )   PDF (97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该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1%菊粉对英国短毛猫生长、粪便评分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6只1-2岁健康成年英国短毛猫,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猫。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菊粉。预饲期7天,正式试验期28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1%菊粉对猫试验期间的体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1%菊粉可以显著提升粪便水分和粪便评分(P<0.05)。3)饲粮添加1%菊粉可以显著提高猫粮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干物质、有机物、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有升高的趋势。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菊粉对猫的体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粪便水分、粪便评分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
    罗伊氏菌素对猪肠上皮细胞免疫调控研究及其在仔猪健康中的潜在应用
    吴奇,杨希
    2025, 50(3):  53-62.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09
    摘要 ( )   PDF (558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仔猪断奶阶段面临肠道发育不完善、微生物群落失衡及免疫系统不健全等挑战,肠道 疾病频发,严重影响生长性能。寻找抗生素替代品迫在眉睫。该研究从健康断奶仔猪粪便中分 离出罗伊氏乳杆菌LR1菌株,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探究其代谢产物罗伊氏菌素对猪肠上皮细胞 (IPEC?J2)的影响。结果表明,LR1菌株在39.25℃、pH为6.387时生长最佳;罗伊氏菌素对ETEC K88有显著抗菌性,且抑制效果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对IPEC?J2细胞存活率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影响,前期具细胞毒性,后期存活率上升;不同浓度罗伊氏菌素(2 μL/mL,20 μL/mL,50 μL/mL) 引起IPEC?J2细胞中白介素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差异表达。该研究为罗伊氏菌素作为无抗饲料添 加剂应用于仔猪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
    动物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生殖细胞的研究进展
    祝晋轩,巨向红
    2025, 50(3):  63-7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10
    摘要 ( )   PDF (120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具有自我更新及无限分化潜能,理论上可 以分化为生殖细胞。目前,在人及鼠中已有体外诱导ESCs分化为成熟精子以及卵母细胞的报 道。该文系统总结了体外诱导ESCs分化为生殖细胞的内源性与外源性因素及诱导分化方法, 并就目前国内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期 望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杂粕营养价值及其发酵饲料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雷雨衡,郭钊文,宋敏,马现永,崔艺燕,余 苗
    2025, 50(3):  71-81.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11
    摘要 ( )   PDF (10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杂粕泛指除豆粕外的其他饼粕,包括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和葵仁粕等,具有产量大、价格低且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特点,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然而,杂粕中粗纤维和单宁、植酸和硫甙等抗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不仅会妨碍动物对养分的消化吸收,还会产生毒理作用,这严重限制了杂粕的饲料化利用。随着生物饲料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发酵饲料的优势日趋明显。微生物发酵可有效去除杂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将利用率低的成分分解为易消化吸收的多肽、氨基酸、有机酸等小分子物质,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率。目前,发酵杂粕使用的微生物多为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和霉菌,经发酵后不仅可产生有益代谢物,还可作为动物良好的益生菌来源。研究表明,发酵杂粕在改善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吸收和肉品质等方面的效果较好。合理利用杂粕能达到一物多用,既可节约常规饲料资源、缓解国内饲料资源短缺和“人畜争粮”的局面,又能解决废弃物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养殖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该文综述了杂粕的营养价值、发酵菌种、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变化及其发酵杂粕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了目前在杂粕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发酵杂粕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丁酸梭菌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陈伟军,罗伟涛,黄家明,陈晨,姜永杰,王卓铎,赵丽梅,张海涛
    2025, 50(3):  82-89.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12
    摘要 ( )   PDF (10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一种能够产生丁酸和乙酸等短链脂肪酸的革兰氏阳性益生菌,丁酸梭菌在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消化和吸收、支持生长发育、改善肠道健康、增强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该文对酪酸梭菌在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重点介绍了其对动物生长、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鱼类海洋分枝杆菌的研究进展
    江梦妍,罗璋,吴泳江,孙翰昌
    2025, 50(3):  90-95.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13
    摘要 ( )   PDF (13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洋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作为典型的人鱼共患病原体,其感染机制复 杂且具有宿主多样性特征。近年来,全球水产养殖中由其引发的分枝杆菌病发病率显著上 升,同时人类感染病例的增多提示其公共卫生风险。该文综述了海洋分枝杆菌的遗传多样性 特征、宿主适应性进化机制及其在鱼类和人类中的致病特征,重点剖析其通过ESX?1分泌系统 介导的免疫逃逸、脂质代谢劫持以及宿主细胞死亡调控等分子机制。结合斑马鱼模型在结核 病研究中的前沿应用,提出通过多组学整合与合成免疫技术破解宿主特异性感染难题的创新 思路,为水产病原防控与人畜共患病预警提供理论支撑。
    经典型和新型鹅呼肠孤病毒的双重RT⁃q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尹政浩,魏无缺,梁昭平,李雨泽,徐杭,陆泳锟,梅堃,黄淑坚
    2025, 50(3):  96-10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14
    摘要 ( )   PDF (262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鹅呼肠孤病毒(Goose reovirus, GRV)包括经典型(GRV)和新型鹅呼肠孤病毒(Novel Goose reovirus, NGRV),两者在流行病学特征和病毒基因序列上存在差异。目前针对这两种类 型病毒的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尚未完善,使得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变得十分困难。为了区分 GRV和NGRV,建立了一种基于染料法(SYBR Green I)的双重RT?q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 该方法通过熔解曲线可区分GRV(79.5℃)和NGRV(86.5℃),对常见的水禽流行疫病均未出现 扩增,最低检出为6.466×101拷贝/μLGRV和4.979×101拷贝/μLNGRV,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均 小于0.55%。结果表明,这个研究所建立基于染料法的双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 地确定感染鹅群中不同型的GRV,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和有效防控提供支持。
    鸡白痢抗体检测方式的改良
    陈辉宏,陈鹏,莫治新,郭钊文,谢春琳,吴铭茵,何静怡,罗雪辉,罗成龙,计坚
    2025, 50(3):  105-11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15
    摘要 ( )   PDF (9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冻存条件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检测的影响以及利用用于检测禽白血病的 血浆分离后剩余残液用于鸡白痢抗体检测的可行性,该研究选用3 860只三黄鸡分批次进行鸡 白痢抗体检测试验,比较使用不同抗凝剂、冻存血样、血清、血浆残液所检测结果与标准现场全 血平板凝聚检测的差异,结果表明:肝素锂抗凝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 dipotassium salt; EDTA?2k)抗凝血、血浆残液的阳性检出率与现场全血平板凝聚检测结果高度吻合,现场全血 平板凝集法检出的阳性个体在其常温/冻存血清、常温/冻存血浆残液样品中均能完全检出,血 清样品的阳性检出率较标准法偏高,并且短期冻存对于检测结果并无明显不利影响;此外,利 用血浆残液进行鸡白痢净化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应用效果明显。
    非洲猪瘟基因Ⅰ型毒株检测和防控策略构思
    李颂潮,刘文 ,江飙 ,苏伟桐
    2025, 50(3):  111-114.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16
    摘要 ( )   PDF (9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洲猪瘟基因Ⅰ型毒株与基因Ⅱ型毒株感染猪只临床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养殖场除了做好日常生物安全外,检测方案也需要根据病毒特点进行调整,确保能尽早发现场内存在的风险。合理的检测和防控方案,对非洲猪瘟临床防控至关重要。该文就基因Ⅰ型毒株的特点,浅谈一下临床检测策略的一些构思,以期为非洲猪瘟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一例退行性瓣膜疾病患犬腱索断裂的反重塑案例
    阮千华,林佳燕,林诗琪,李英,刘传敦
    2025, 50(3):  115-120.  DOI: 10.19978/j.cnki.xmsy.2025.03.17
    摘要 ( )   PDF (49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尖瓣腱索断裂是犬退行性瓣膜疾病(Myxomatous mitral valve disease,MMVD)的一 种常见并发症,通常会导致严重的二尖瓣返流以及心房心室明显扩张。少数患犬心脏随着代 偿的进展,会表现为反向心脏重塑,即原本扩张的心脏会变小甚至恢复至正常程度以及功能 的部分恢复。一只10岁棕色贵宾犬因运动不耐受明显而就诊,超声心动图发现二尖瓣腱索断 裂且伴有收缩期明显返流,左侧心房心室扩张明显。对患犬进行复查(距离确诊第3个月和第 9个月),发现心脏扩张程度逐渐改善至正常大小,符合心脏反重塑特征。该患犬预后良好,且 出现运动不耐受的频率下降明显。心脏反重塑案例在临床上并不常见,该文将该案例患犬长 期的超声心动图跟踪和诊治进行报道,以期对MMVD腱索断裂患犬反向重塑这一类型的临床 诊疗提供诊断思路与参考。